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办单位:石河子大学
国际刊号:1007-7383
国内刊号:65-1174/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7073 人次
 
    本刊论文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了科技创新的涵义,即科 技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随后简要分析了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别,并结合创新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传统 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到由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紧接着本文分析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三种力 量:市场、政府和第三种力量(非正式关系);最后本文探讨了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定位。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非正式关系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evolution of this concept, and define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as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science dis?covery and technology invention in production system to create new value. Then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beralism and Keynesian in the ide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a viewpoint that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China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raditional factor - driven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 driven. After tha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ree types of power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Finall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trans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formal relationshipi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目前,科技创新概念在国内引用频 率极高,但对于科技创新的内涵大多没给出充分阐 述,导致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仍存在很大差异,常常与 科技进步混淆在一起,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因此,有必要明确界定科技创新概念,分析其内涵。
  要说明科技创新,必须先明确创新的概念。创 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 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 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 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 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 新的组织。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新工具或新 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创新从一 开始就不是一个科学或者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 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 六阶段理论,将“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美国国家 科学基金会在其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技 术创新定义为“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 入市场。”这个定义和熊彼特的定义是一脉相承的,它 强调了技术的应用,强调了技术价值的市场实现。因而,技术创新也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 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生命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能源科 学与技术等领域为主的高科技不断兴起,使得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日益融合,两者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基 于科学的技术和关于技术的科学同时并存,科学的技 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同步发展,形成了科学和技术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新关 系。在这种背景下,科技创新大有取代创新和技术创 新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密切 相关。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科技创 新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其次也要考虑其历史沿革,不能随意发挥。从时代背景来看,科技创新是在科学 与技术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科学与技术的曰益融合否定了万尼尔?布什在1945年《科学:永无 止境的前沿》报告中提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研发线性模型。生物技术和信息 技术等高技术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人类更清晰地认识到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 的、相互促进的双螺旋结构关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不仅涉及到技术发明,而且也涉及到科学发 现。某些科学发现也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中去,而无须以技术发明为中介。从历史沿革来看,无论是最初 创新概念的提出,还是后来学者对创新概念的发展, 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因此科技 创新不能、也不应只是一个科学或技术的概念。

  结合科技创新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创新的历史沿革,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 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科技创新不是以科学中的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作为其标准,而 是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别标准,只要发现或发明的成果还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有创造出新的 价值,它就不属于创新的范畴。没有实现市场价值或者不强调市场价值实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只能 称之为科技进步而不是科技创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市场应用三者之间是一种复杂的既对立又统一、协同演进的关系,可以称之为三螺旋结构,它是传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就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市场应用在 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 演进的产物。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市场应用之间相 互依赖、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 到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一个转变经济发 展观念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史上,对于是采用自 由主义还是采用凯恩斯主义发展经济,就像一个摆钟一样,每隔几十年,就要完成一次摇摆。20世 纪尤其是美国1930年以后,大部分经济学家赞成 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 后,西方国家经济学界涌起一股对市场和政府作 用重新认识、反对政府干预、提倡市场自发力量和 私人产权的新思潮,并逐渐占据了经济学的主流 地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前,此后,凯恩斯主义又席卷重来。
  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发展经济的理念上有 着本质的区别。以扩大内需为例,自主主义主张财 富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来自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扩大内需要靠企业家来创造新的产品,创造新的需求。 而凯恩斯主义认为创新并不是增加需求的主要途 径,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的货币政策或财政刺激政 策来增加总需求。同样是扩大需求,通过政府的财 政刺激政策和创新都能做到,但是最后的效果不一样。财政刺激政策或许能在短期内增加需求,但可 能会抑制创新,从而对长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 负面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说,由于政府出台了家电下乡补贴等刺激政策,中国的一个农户因此买了一 台液晶电视,这样扩大需求的做法就是凯恩斯主义; 而美国的苹果公司,通过创新推出IPAD,扩展了消 费领域,创造了新的需求,则是亚当?斯密理论的体 现。如果企业家们看到,只要通过政府政策就可以 扩大市场,那么他们的创新动力就不会太高涨,毕竟创新本身就是一件周期长、风险大的活动。
  经济发展的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钟摆,在中国 也切切实实存在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 私营经济发展的大幕,在此后的近20年里,在实现劳 动力自由流动的基础上,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由各 种要素组成的市场体系的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 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同与参与,进而导致了中 国的市场化改革,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可 以说是中国对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的最好写照。
  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以凯恩斯主 义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理论,开始在中国经济实践中 被不断地采用。1998年中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在此后的6年里,先后大规模增发的长期建设 国债累计达到9100亿元,直到2005年,积极的财政 政策才逐步淡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我国又创纪录地推出了 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 在过去10多年里,每年两位数以上的GDP增长率 使得很多人相信以国有经济主导经济发展、强势政 府“驾驭”市场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模式”能够正确 地制定和成功执行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和政策。然而,这种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资源要素投入 实现的增长,其负面代价也越来越高: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腐败滋生,贫富差别逐步扩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同时,推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在投资快速 增长不可持续、出口受外部形势制约日益增大、消费动力持续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的问题开始 更加集中地体现出来。当经济数据无力掩盖依赖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模式之弊时,这种 传统的增长模式也就无法长期持续下去了。
  实际上,创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早已成为国 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在九十年代开始注意到现有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并把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但十几年过去了,推动的结果并不乐观。实践起来之所以困难重重,根源于多年来过分依赖土地、资本等传统 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固化,形成一种经验主义的路径依赖。要想改变这种发展方 式,必须冲破与这一传统发展模式共生的制度安 排、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以 及既得利益者等种种因素的阻碍,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
  总之,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打破 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回归到经 济发展的本质上来。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什么?经济 发展是“执行新的组合”即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 的本质规定。由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所导致的经济总量的增加只是经济增长,而不是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在质上没有产生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 适应过程,经济发展则是经济系统中的自发的和间 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 前存在的均衡状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经济 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传 统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到由科技创新驱 动经济发展的方式。

  三、推进科技创新的三种力量
  前文的分析已经表明,科技创新是一个经济 概念,强调的是科技市场价值的实现,因此,市场 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首要力量。一般认为,市 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发挥着提供信息、经济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三大功能。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 看,市场的最大功能在于能自发地培育创新,即市 场过程是一个对科技创新进行自我强化的过程。 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能自动地使企业、个人甘冒创新风险,为创新提供动力。创新风险是客观存 在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也有巨大的吸引 力,若创新成功企业会因此获得巨大收益,正是这 种对高收益的期望,诱使许多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市场能正确引导创新。消费者需 求的变化,常常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而价格的 变化会促使人们寻找现有资源的替代品,来缓解 现有资源的紧张供应,或者通过改进技术水平,降 低投入产出比,减少现有资源的使用量。
  用市场机制推进科技创新本来恰如其分,但问 题是市场机制并非完美无缺,市场也会失灵。只要 价格和利润率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体现相对短缺和 机会成本(比如中国房地产行业),只要消费者不能 平等地拥有生产和市场信息(比如中国电信行业), 只要所有的生产者不能平等地获得有关市场机会和 生产技术的信息(比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那 么,资源将得不到有效分配。尽管这些不完善在某 种程度上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之中,但在相当大的程 度上,它们突出地存在于新兴经济体的市场中。而 成熟经济体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比较自由,市场准 入门槛比较低,其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外部性和信 息不对称等所导致,因此其市场失灵的深度和广度 远比新兴经济体低得多。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 性差别,不能一以言之。
  就我国而言,科技创新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既不是创新投入不足,也不是创新能力不够,而是创 新动力不足。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 逐。创新收益的吸引力不足,则难以获得充足的 创新动力。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一直得到国家从资 金到政策上的诸多优惠,很容易取得政策性资源, 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获取使国有企业不需要高度关注市场需求和参与 市场竞争,他们有创新的能力,但无创新的动力。 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虽然生存的压力要求其不 断创新,但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融资等方面仍然 存在困难,它们难以获得和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 竞争地位。即使它们有创新的动力,也是心有余 而力不足。因此,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正处在向 完全市场经济转型的新兴经济体来说,仅仅依靠 市场来推动科技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 政府和其它力量的介入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为科技创新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温床。
  由于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或低效,为政府的介入提供了可能,用“看得见的手”去办好 “看不见的手”办不好的事情,这是现实和逻辑引发的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在很多方面却发现“看得见的手”并没有把事情办好,甚至办得比“看不见的 手”更糟,政府决策也会失误,政府行为也会低效率、 无效率甚至负效率,政府也会有失灵的时候。造成 政府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息不对称和缺 乏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但政府同样也面临信息不对 称的问题。政府决策要想达到最优,必须以完全信 息为前提,而事实是政府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了解企 业和市场的信息,致使政府无法做出最优决策,导致政府失灵。在私人部门产权是明晰的,配置自己的 资源对决策者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而公共部门的 产权是不明晰的,政府配置的是公共资源、别人的资 源,对决策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会导致 政府失灵。因此,试图创造一种非市场机制来弥补市场缺陷并不比创造一种完整的、合适的市场机制更容易。换句话说,在市场“看不见的手”无法使私 人的不良行为变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为的地方,可能也很难构造“看得见的手”去实现这一任务。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存在,使得政府在实 践上陷入了“管”与“不管”以及“管” 了之后不能管 好这样一些难题和困境中。要摆脱这些困境,从根 本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市场一政府”二分模式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市场失灵并不是把问题交 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市场之外的力量并不仅 仅限于政府,而是存在着第三种力量。2009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就指出,在市场失灵 的情况下,解决市场失灵的最好方式不是政府干预 (因为政府干预也会失灵),而是一种“非正式关系” 的机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既没有纳入市场规范、 又没有纳入正式制度的非正式关系实际上会带来更 好的解决方案,或者说是集体自主治理方案。从多 个国家的案例实践来看,气候变化问题、环境污染问 题、贫困问题等都主要是依靠这种‘‘非正式关系”机 制得以解决,我国宁夏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与农民组织化更是运用这种“非正式关系”的第三 种力量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鲜活事例。宁夏科技特 派员创业行动把现代企业的组织方式引入农村,把 科技人员、农民、企业等捆绑在一起,形成“风险共 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这种非正式、非制 度化的利益共同体来整合全社会资源,推进技术市 场化,实现创新与创业的有机统一。

  “非正式关系”理论及其大量的实践表明,推进 科技创新的关键还是在于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 归政府,市场和政府都不能有效解决的则归第三种力 量”。在市场失灵并不存在的领域中,政府不应该企 图代替市场。如果存在充分竞争的条件,市场一定可 以比政府更好地组织生产,更快地促进科技创新,更 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即使在存在市场失灵的领 域中,政府的干预也应该十分慎重,并且其手段应主 要是通过制订有关的各种规制,以宏观调控和间接干 预为主,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而 在市场和政府都难以有效解决的领域,则应充分发挥 第三种力量的优势来推进科技创新。第三种力量的 引入并不是排斥市场或者政府的作用,而是要以市场 为导向,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非正式关系贴近市场、灵活等特点来弥补市场和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不足,形成分工明晰、多管齐下、有序共生的体系。
  四、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定位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理所当然的职能,也是政府存在的意义所在。政府对公共服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提供的方式则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有些 需要政府直接提供,有些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特许 经营、委托代理、服务外包等形式由企业、行业组织、 民办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虽然可以 有各种提供方式,但支出责任在政府。政府在科技 创新中的职能定位是由科技创新的本质和我国转型 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科技创新是科技市场价值的 实现过程,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在创新活动中,往往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创新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 益),因此不管是在成熟经济体还是在新兴经济体, 科技创新的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转型经济体的 共同特点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与市场效率不高,在资 源配置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政府直接分配资源以及社 会网络替代市场机制分配资源的现象。以上两个特 点,决定了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定位是进 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第三种力 量,加大对具有“公共品”属性的科学和技术的投 入,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融合,为科技创 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政府介入科技创新必须基于匡正市场失灵的 理由,通过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 竞争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在继续推进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要素市场,特别是加快发展产权、土地、 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尽快形成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各类创新 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 变,即政府从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和投资主体,向 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 和公共服务转变,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活 动造成市场信号的失真和扭曲,使得市场成为资 源配置的主体,从而激励和引导科技创新。
  加快第三种力量的改革、整合和培育的力度,全面建立现代中间组织体系,从而真正发挥各种 各样的民间性、非营利性的中间组织(诸如商会、行会、协会、各类民办非企业组织等)的优势,使得 整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和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政府作为公共品的提供者,其在科技方面的 职能在于研究开发或者提供包括基础研究、产业 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公益技术等具有“公共品”属 性、具有较大“外溢性”的科学和技术产品与服务,以国家意志推动具有‘‘公共品”属性的科学和技术 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种子”和“源泉”。
  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突出了产业政策, 特别是产业扶植政策的重要性,并使科技政策更 多地依附于产业扶植政策之中。经济发展方式由 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要求产业政策更 加趋于宏观导向性与指导性,重点在于鼓励产业 体系的科技创新,寻求建立和发展新型生产方式。 这就要求科技创新政策改变原有的那种依附于产 业政策的辅助地位,上升为产业政策的核心,覆盖 全社会和整个产业体系,从而真正从源头上解决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